唐帝陵考索

TANG EIGHTEEN MAUSOLEUM

唐王朝自公元618年至907年,经历了289年的历史变迁,其间,共有21位帝王营造了20座规模宏大的陵园,现原址仍存留500余座大型的石雕石刻。

云上大唐
向上箭头



唐献陵

朱雀门外的一对石狮(虎)位于门址南165米处。东侧的石狮(虎)向西而立,保存完好。身长2.75米,胸宽1米,通高18 米,颈下有“武德拾年九月十一日石匠小汤二记”铭文。青龙门外石狮(虎)位于门址东140米处,二虎南北相对,相距 37.5 米。玄武门外石狮(虎),在门址北150米处,东侧者埋于地下,地表仅余石座,西侧者半埋土地中,保存完好。白虎门外石狮(虎),在门址西 150米处,二虎南北列置,相距 37.5 米,南侧者与基座分离,腿、嘴残破,身躯完好。北侧者半掩土中。
石犀位于石狮(虎)之南、华表献陵石犀(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之北,东西相对。东侧石犀高2.12米,长3.35米,体态硕大,造型逼真,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完好。其右前足下石板上刻有“高祖怀远之德”六字,“高”字已漫漶不清。西侧石犀被掩埋于地下,情况不明。献陵华表位于南门外神道的尽头,原为一对,东西相距39米。东者保存较好,西者现已残毁。东边华表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通高7.23米。下部包括础石和石座,显得厚重稳当。石座略成覆钵形,质底十分坚硬。四面线雕花纹。座上浮雕一对首尾衔接的螭龙,鳞甲如新,形态逼真,颇为精美,可惜龙头已被破坏。

唐昭陵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削平群雄建立唐王朝的征战中所乘六匹坐骑的写真石雕,是中外闻名的浮雕艺术作品。贞观十年(636)十一月,文德皇后长孙氏葬昭陵后,李世民为了夸耀自己在创建大唐江山中的武功,宣扬英勇,诏令著名的工艺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把他在初唐征战年代骑过的六匹战马绘成图样,用大块青石刻成浮雕,陈列在陵山北阙。六骏分别雕凿在六块巨大的长方形青石屏上,石屏右上角或左上角有唐太宗自题四言赞美诗,由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577-641)隶书书写。
昭陵十四尊酋长石像,雕刻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置于陵园北司马门内。关于其形象,清人林侗《唐昭陵石迹考略》记述:“凡十四人,拱立于享殿之前。皆深目大鼻,弓刀杂佩。壮哉,诚异观也。……诸石像高九尺,逾常形,座高三尺许。或兜鍪戎服,或冠裳绂冕,极为伟观。”这组石像出于写实,有名有姓,各有所指。

唐乾陵

从有关资料来看,乾陵石刻是按照唐代帝王生前的仪卫制作的,主要有华表、瑞兽、祥鸟、仗马、侍臣、狮子、蕃像和石碑等十余种。从有关资料来看,这些石刻以现实生活中的侍臣和仗马为主,又增加了体现符瑞思想的祥鸟瑞兽。
乾陵华表一对,通体高约7.5米,保存完好。石鸟位于瑞兽和仗马之间,身高1.8米,长14米,做侍立状。瑞兽位于石鸟和华表之间,看上去形状古怪,似马非马,似鹿非鹿,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乾陵共有八尊狮子,有些狮子被毁坏了,但有些仍完整地保存下来。
乾陵的仪卫人马计有两种:一种是文武侍臣,一种是立仗马。纪念性石刻主要是蕃臣像。蕃臣像分为两组,每组南北4行,东西8排,分别侍立于南门阙内的东西两侧。其总数达到 60 余人。这些人都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归附唐朝,并在唐朝担任过高级职务的少数民族首领。明代中后期蕃臣像遭到很大的破坏,“仆竖相半”,其头部均已失去。

唐定陵

在陵园四门之外,原有石狮四对。现存东门、南门、北门外各存石狮1尊,其余石狮均已残毁。实测各门石狮相距27米至30米不等,与门址的距离在4米至10米之间。石狮的高度为2.4米,均作蹲踞之状,看上去比较凶猛。
除门狮之外,在南神道两侧,还有石人、石马等大型雕刻。20世纪60年代,尚有华表、翼马、仗马、翁仲(石人)及巨型无字碑等石刻25件。可惜这些石刻在“文革”中多已被毁。今仅存翁仲一对。翁仲东西相距90米,距朱雀门约300米,通高2.9米,戴冠,穿长袍,双手拄剑。其身躯半埋土中,可清楚地看出其头部特征。

唐桥陵

桥陵石刻自南而北计有华表一对,獬豸一对,祥鸟一对,石马五对,石人十对。
现存华表通高8.64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方形,上雕覆莲12瓣。獬豸身高约3米,体形硕壮,怒目露齿,身有双翼,保存完好。祥鸟(鸵鸟)位于瑞兽(天马)北2.8米,身高 1.9米,长约2米,回首贴附于翅外下部,两腿行进于山间,身上毛羽较细密。其构图虽较乾陵祥鸟美观,但似无脱凡超俗的气势。桥陵五对仗马大小基本相近,马体肥美,唯马饰有所不同。石马身高1.7米至2米,身长2.3米至2.6米,均立于石台之上,形态不一,栩栩如生。石人身高3.67米至4.28米不等,其体型之高大,为诸唐陵之冠。桥陵四门外均有石狮。石狮呈蹲踞状,雌雄分明,张目露齿,挺胸昂首,堪称石刻艺术的珍品。

唐泰陵

泰陵比较宽,石刻由南向北亦为华表、翼兽和祥鸟(鸵鸟)各一对,仗马五对,石人十对。北门外仗马与乾陵、桥陵相同。只是造型又有一定的变化。
华表东残西毁,仅存上部。从残存部分来看,其形制可能与桥陵华表基本相同,只是泰陵其他石刻均小于桥陵石刻,故华表肯定也比桥陵华表要小。祥鸟(鸵鸟)双腿较短,身躯肥硕,颈部弯曲较甚,毛羽不大清晰。瑞兽(天马)位于华表北20米处,披长鬃,两肋浮雕出翼翅,翅作三长翎,后腿上部线刻流云纹,腹下与座连为实体,尾巴下垂,与石座相连,兽体左、右、前三面均有流云纹浅浮雕。
翁仲(石人)南北间距19米,比桥陵石人小,身高大约2.5米。东侧的头戴进贤冠,身穿宽袖长袍,袖胡过膝,腰系革带,足着高头履,背部腰带下有双佩、大绶,双手执笏,雍容大度。西侧的头戴高冠,冠前饰雁鸟,身穿长袍,肩有背带,腰系革带,足着靴,双手拄七节剑,颇有将军风度。
泰陵仗马均已残毁。从所存部分看,马背有鞍无镫,马身置鞅,其下系杏叶。马栽短鬃,尾下垂。泰陵北门外仗马三对,同神道仗马。
  

唐建陵

建陵经过千年沧桑,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使其城恒今已不复存在,唯有陵园四隅的角楼溃址依稀尚存。建陵雕塑现存42件,其中朱雀门外有石人10对,石马5对,鸵鸟1对,翼马1对,华表1对,玄武门外有石马3对。4门有石狮各1对,高1.50米、宽0.90米,难刻极为精细,肌肉强劲。只可惜东门两只狮子(南侧石狮高1.56米长1.24米,宽0.87米;北侧石狮高1.5米,长1.3米,宽0.74米)在2010年4月被盗,至今查无音讯。
建陵的石刻较盛唐诸陵略小,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在政治,经济上由盛而责的状况。即便如此,建陵仍然以其雕塑造型独特、雕琢细腻而成为唐陵雕塑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现状因山体绵亘不绝, 道路崎岖, 游人罕至, 使得陵园雕塑是唐关中十八陵中保存陵饰石刻最多、最完整。

唐元陵

元陵石刻原来较多,大部分在20 世纪60年代被毁。现在仅有陵园东神门、西神门、北神门外石狮和北神门外仗马残块,且石狮形制、大小与泰陵同。
元陵的石狮现存6件,分别为东门、西门、北门外石狮。每对石狮间的距离在18米至22米之间。三对石均作蹲踞状,左牡右牝,但都遭至破坏。其残高1.1米至1.5米,残长0.8米至1.2米不等。
陵园神道的石刻仅存翁仲一件。北门外有立仗马3对,残高0.6米至0.69米不等,残长1.4米左右。

唐崇陵

崇陵陵园石刻保存较多,虽有损坏,但颇为精美。
华表形制基本与建陵相同,高6.9米(底座未计)。华表上部宝珠较高,覆莲下的八棱面台盘较厚。华表的柱体上出现了伎乐飞天和忍冬等纹饰。可惜大部分已被磨灭,唯有左侧石柱的正面,纹饰比较清晰。祥鸟(鸵鸟)个体相对较小,头颈弯曲后折于翅上,颈部较直,头小,嘴尖,雕刻较粗疏。左侧祥鸟受损严重。瑞兽(天马)也是天马,马头显得清瘦,颈部较长,角变大,身变短,腿变高,三长翎组成的翼翅尾部简化,左右翼翅上部交于鬃处。东边的一匹较肥壮,眉脊上部有一圆球状鬃结,披长鬃;西边的一匹较瘦长,栽短鬃。二者相对,迥异其趣,雕刻得都很出色。翁仲(石人)位于仗马北22.4米,每对南北间距亦为22.4米。身高2.76米左右。东列形制与泰陵同,唯左侧佩剑,剑的两头从胸前和肘后露出。西列头戴高冠,冠顶呈亚腰形,上饰花纹,身穿广袖袍,袖胡过膝,左右肩有背带。背后冠下施巾,腰带下有短巾,袍的背部服饰种类较多。仗马均残,从残存部分看,马背置鞍鞯、披障泥,饰鞅鞅,马尾下垂。崇陵北门外有三个残石人,身穿窄袖袍,腰系革带,双手拱握,脚着小靴,应当为驭手。此处原有仗马,已佚。

唐丰陵

陵园内城四门外原各置石狮1对;朱雀门外原置石人10对、石马5对、鸵鸟1对、翼马1对、华表1对;玄武门外原置石马3对。今已损毁殆尽。惟朱雀门外现存残华表1件,八棱柱状,仰覆莲宝珠顶,通高3.71米,棱面宽0.38米不等。棱面阴线刻迦陵频伽、獬豸、凤、花卉、吹笛童子等;玄武门外现存石狮1座,高l.75米,且大部分埋入地下;仗马2件;西门外存石狮1对,均残。陵园内另有清代巡抚毕沅所立“唐顺宗丰陵”石碑1通。据当地百姓介绍,“文革”时,丰陵玄宫隧道被掘进10余米,石刻大部分被损毁。

唐景陵

景陵石刻雕饰精美,生动逼真。华表位于乳台阙址北79米,通高7.7米。翼马在石望柱北24米,身长2.35米,高2.5米,东列垂尾,独角较小;西列缚尾,独角较大。祥鸟(鸵鸟)在翼马北24米,高1.35米,长1.7米,头颈弯曲,身躯肥硕,腿短如鸭。
景陵仗马在鸵鸟北24米,南北间距亦24米,身长1.95米,高1.55米,形制与建陵同,马头较长,马面有当卢,系络头,口衔镳,脖下系铃,有鞍鞯、无马镫,马身无饰物,马尾下垂。景陵北门外仗马三对,除西列第三个仗马为缚尾外,其余仗马均与神道仗马形制相同。石人位于石马北22.5米,每对石人南北间距22米,身高2.65米,形制与泰陵相同。
此外,在北神门外有石马三对,东西列间距45米。除西列第三个石马为缚尾外,其余石马均与神道石马形制相同。在北神门外石马北还有两对小石狮,东西分列。这种小型石狮在唐代陵园中并不多见。

唐光陵

目前陵园残存石刻20余件。神道石刻东西列间距60米。石刻损坏严重,多以残缺,亟待保护。
四门石狮两对,身高175厘米、宽85厘米。头呈方形,眉脊突起、颧骨突出,躯体肥壮。华表位于乳台阙址北107米,高 715 厘米。翼马位于石望柱北22米,身长2.35米、高2.50米。东列翼马,头顶有独角,角微小,披长鬃,垂尾;西列翼马,头顶残,短鬃,缚尾。光陵现存两个残缺仗马,马背置鞍鞯,均无马镫,披障泥,系鞅鞅,饰杏叶。有一残石人,腰系环带,从服饰看,系驭手。在残石马北边,有一残石人,身高 2.68 米。东列石人仅存1个,位于翼马北155米。西列石人4个,头戴高冠,冠前饰团花纹,两侧饰羽翅纹,穿广袖长袍,袖胡过膝,脚着靴,双手拄五节剑。北神门外有石马3对,均残,东西列间距32米。南数第一对在阙址北62米,第二、第三对南北间距均为24米。残存部分表明,其形制同神道仗马。

唐庄陵

庄陵现存石刻20余件,多已残破。四门石狮各一对。每对间距13.5米至19米不等,与门的距离一般在4至8米之间。除东门一对残毁处,其余保存完好。
神道石刻现存11件,自乳台北70米起依次为八棱华表一对,通高6.4米,径1.1米;直立瑞兽一对,通高3.3米,长2.4米,宽约1米;浮雕祥鸟一件,高1.1米,长1.5米;文武翁仲6个,通高3.6 米,身宽0.85米。

唐章陵

章陵石刻在“文革”中被破坏殆尽。目前东门外仅存残狮1只,高约0.95米;南门外残存拄剑石人1件,残高1.75米;华表1件。残高2.6米;另有蕃酋像2件,残高0.64米至0.8米。

唐端陵

端陵现存石刻近20件。在陵的东、北、西三面,各有石狮1对。神道两侧有石马2对,祥鸟1对,瑞兽1对,石人6对,华表1对。
四门石狮6件。中南门石狮已毁,其余三门尚属完整。现存每对石狮间距在14米至23米,距门的距离约10米左右。石狮通高1.6米至2.05米,身长1.25米至1.41米,宽0.9米至 0.98 米。均作蹲踞之状。
神道石刻共 11件。华表1对,柱身八个棱面均线刻蔓草花纹,但以南面保存较好,形制同建陵。左侧尚好,右侧已倒折,仅存基础。瑞兽(翼马)1对,通高3.06米至3.12米,身长2.8米至2.85米,宽1.05米至1.1米。有卷云纹双翼。祥鸟(鸵鸟)1只,鸟首回顾,身躯肥大,尾部退化,腿短如鸭。立仗马2件,均残。置鞍鞯、披障泥、无马镫,饰鞅。

唐贞陵

贞陵现存石刻计39件,包括华表1对、翼马1对、祥鸟(鸵鸟)1只、石马5对、石狮4对、石人13尊。
华表位于乳台阙址北24米,高6.95 米(石座埋人土中)。柱身八棱面线刻蔓草花纹。东列华表保存较好;西列华表柱身断裂,柱身风蚀较甚。
贞陵四门门狮的形制同崇陵,除白虎门石狮置于西门外325米的山梁上外,其余均置于各门外8米至9米的地方。每对石狮间距14米至22.4米不等。所有石狮均作蹲踞状,高度在1.58米至1.9米之间。神道石刻自南起首为华表1对。华表通高8.08米,覆莲座,八棱柱身,宝珠顶。次为瑞兽。翼马在华表北22米,身长2.83米、身高2.80米。东列翼马头如河马造型粗俗;西列翼马头顶有角,马背上分布着24个圆窝。二马的左右翼翅均于颈上部相连通。这些现象皆为前代诸陵所无。次为祥鸟(鸵鸟)。祥鸟身高1.11米、长1.40 米,腿短如鸭。整个屏面饰满浮雕山石。次为立仗马。石马身长2.05米、高1.75米,背置鞍鞯,披障泥,马尾下垂。
石人的形制略如庄陵。东列应为文官,身高2.47米。西列应为武官,身高2.88米。均头戴冠,身着宽袖长袍,足登圆头履。但现存西列南数第二石人,其服饰、造型均同东列石人,当为文官。东列现存6个石人,均为文官,未发现形同西列石人的武官。北神门外石马现存2对,东西列间距25米,形制与神道上石马相似。这些石刻雕工较为粗疏,已不能与唐代前期诸陵相比。

唐简陵

简陵石狮损毁较严重。四门石狮、神道石刻及北门外石刻均曾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四门石狮:存6件。东门、西门各存1对,每对相距14.5米至20米不等。南门北门各存1只。狮高在1.4米至1.95米,长1.15米至1.4米,宽0.87米至1.2米。均为蹲狮,体型肥硕,左牡右牝。神道石刻:仅存8件。翼马1对,高度为2米、2.1米,身长分别为2米、2.06米。西列天马头上独角突出,而东列天马独角微小。其形制略同贞陵,而造型逼真,雕工精细,也是值得称道的。这两件石刻已于 1991年移至陕西历史博物馆保存。仗马2件,现存仅余西列,形制同贞陵。翁仲2件,均在西列,头部皆残,身高2.4米,宽袖长袍,腰系革带,双手拄剑,为武官形象。另有2件小型胡人石刻,造型较为特别。北门外石刻:玄武门外两侧有仗马现存3匹,形制与神道仗马相同。另西侧有牵马石人3尊,皆残。

唐靖陵

陵内原有石刻与丰陵相同,现多已残毁,仅存石狮、华表、仗马的残迹。南神门外石狮已残,现存华表、翼马、石马和石人,东西列间距60米。华表位于乳台阙址北24米,已倒伏。另一华表仅存底座。翼马在华表北26米。石马现存3匹,东面2匹、西面1匹。东列南数第一匹在华表北44米,第二匹在第一匹北105米。西列石马大部分残毁。
+
注:以上文字部分来源于王双怀《中国唐代帝陵》、刘向阳《唐代帝王陵墓》、张辉《唐帝陵石像生艺术研究》
国家艺术基金理工大艺设陕西文保院
联系我们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影像动画系
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58号




TEL:(029)-82066406
E-mail: 272098872@qq.com


    技术支持
  • 西安旆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慕光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
  • 西安碑林博物馆
  • 乾陵博物馆
  • 昭陵博物馆
  • 唐桥陵文物管理所
  • 唐泰陵文物管理所
  • 唐建陵文物管理所
  • 唐献陵文物管理所
  • 唐顺陵文物管理所
  • 唐贞陵文物管理所
  • 唐崇陵文物管理所
  • 唐景陵文物管理所
  • 唐元陵文物管理所
  • 唐定陵文物管理所
已有5900641位访客浏览此网页
版权所有: 西安理工大学 陕ICP备05001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