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唐陵

Academic Tang Ling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云上大唐
主页>>学术唐陵

>>艺术作品



  • 武小川

武小川简介

武小川,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出站)。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画室,同年调入西安美术学院。任教于油画系、影视动画系、实验艺术系。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两次获得(2009年、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次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在北京、上海、巴黎等地美术馆举办个展10场,作品项目曾获得“第二届筑事·乡村美学:优胜奖 & 评委特别提名奖”、陕西美术创作奖、《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优秀奖、吴作人基金会2016年优秀策展项目等。主持3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49篇。出版《逝者如斯——2005-2013年武小川作品集》等画册2部,出版教材4部,专著编著9部。2018年建立关中艺术合作社,并连续创办四届关中忙罢艺术节。
 

作品介绍

百年前,一批国外的探险家、学者造访陕西地区,用摄影记录下他们的考察对象,这应该是现代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视角下,第一批对关中地区具有现代学术研究性质的的图像史料。这批影像照片收录于足立喜六(日本,1871-1949。他于1906年至1910年在陕西高等学堂任教,这期间他对西安附近的历史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于昭和8年(1933年)编著出版的《长安史迹之研究》一书中,拍摄这批片子除了足立喜六本人,还集纳了恩斯特•鲍希曼(德国,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和艾尔伯特•塔费尔(德国,Albert Tafel,1877—1935)、爱德华•沙畹(法国,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和维克多•谢阁兰(法国,Victor Segalen,1878-1919)、喜仁龙(瑞典,Osvald Siren,1879-1966)早年拍摄的陕西关中地区的影像。
此书涵盖地理与历史两个范畴,地理上,东迄函谷关、潼关,跨华阴、临潼,入于西安、咸阳,西抵兴平、乾县、岐山等地,时间上参照朝代交叠,探访周、秦、汉、唐等著名的遗址。涉及寺庙道观、山川古地,参入文物、石刻、碑帖,直观地呈现关中地区的历史影像志。
二零一三年初,武小川组织一个摄影小组,按照足立喜六的《长安史迹之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地点,前往实地,在原景前挂置半透明的历史图像的菲林片,通过镜头,透过菲林对现场进行重新拍摄,并成为新的观念性作品。这批作品分为42个单元,共计170个对象。现已完成对70余套共计500余幅作品。
本次艺术实践,从图像志的角度出发,以历史地理为参照,以田野调查的方式,用一种介质再生的图像方式,体现一种对历史还原性的努力,呈现出一种即模糊又清晰,即含混又明确的新图像,这也对应着武小川本人的基本态度与观点:“错位”与“模糊”是某种历史观念真实的特性。
  • 秦岭

秦岭简介

秦岭,西安市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西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他以诚实的摄影态度,拍摄了大量陕西风土人情的图片,长期专注聚焦都市西安的城市影像,其中30余年对“唐十八陵”的关注记录拍摄别具特色。出版有《大唐帝陵三百里》、《走街》、《串乡》、《拆迁》、《老西安--消失的街区游艺市场》、《城里城外》、《四方爱》、《西安文化宗教概览》等著作。作品被收藏过,也被诸多名刊名报刊登,参加过国内外不少摄影节,也获得过许多荣誉和奖励。
 

作品介绍

想想,拍摄一组坟墓的专题系列,真的非常有趣,因为它们是一座座安葬了皇帝的陵墓。
陕西是一个埋了很多皇帝的地方,特别是在关中道上,用“林林总总”来形容似乎都不为过。这些陵墓,嵌在黄土或者青石之间,用自己塚式的存在,为后世传递着各种人文信息和文化价值,当然,也泽被后人。
唐•十八陵的拍摄,从标志性符号再到周边的人家,一年又一年,已不能用筒单的语言叙述,就像那些陵,静卧在那里,岁月成就的特有语言,细细地,慢慢地涟漪。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解读,十个人有十个人的看法,当然,我也有自已的感受。这种感受完全是自已内心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是用了影像语言诚实地表达而已。
抬摄是点状的,于景于人,文字是感受和穿越性的,淡然理性。更重要的是影像语言的个性把握才能接得住地气,我喜欢这样独行的记载和呈现方式。
在多年的拍摄中,我们寻访史书,也看今人的文字,在许多文论中读到了唐•十八陵的伟岸、俊秀、残败和落寞,我们也看到了唐•十八陵的唯美、艺术、难忘和无奈。帝王之王土,靠百姓兢兢业业的耕耘,这其实是一种皇帝对老百姓的偿还既往,他就是作了古,深深地埋在了地下,但债,总有一天是要开始清还的,犹如现在他们的陵地被开发成了游览景点,他们的曾经已然可以圈圈点点地调侃戏说一样。
生活的本真是内心的真实感受,视觉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摒弃做作的摆弄,就像唐陵周边生活的人家用自己耕种的粮食酿造出的土酒,是那么的酣畅有味。
  • 张辉

张辉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三级教授、设计艺术学学科带头人、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国家艺术基金、文化部科技创新等十余项课题。
曾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指导教师一等奖2项;索尼世界摄影二等奖;分别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中国摄影教育优秀教学奖”及“中国摄影教育特殊贡献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第十五届哲学社科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4届、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优秀奖;作品入选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获得陕西省两年一届唯一的“陕西摄影奖”等。
4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美术》《装饰》等期刊,出版教材及专著9部。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韩国仁川、中国西安以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举办个展8次,参加国内外专业展览70余次。
与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慈善协会、西安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组委会、韩国仁川海洋艺术节组委会等共同策划组织大型艺术展览“保持纪录-2017西安国际摄影邀请展”“首届digiartist国际数字艺术展”“首届陕西省大学生摄影大展”“2018从长安到罗马-中意高校邀请展”“2020异域同天-中日韩高校摄影邀请展”“2022微茫成阳-亚太地区高校摄影邀请展”“近景·十年”“挚守传统的涅磐”等。策划组织“冲决藩篱·星星世界”公共教育研究项目获得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优秀公共教育提名奖”。
作品被广东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丽水影像博物馆、崔振宽美术馆、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及个人收藏。
 

作品介绍

映像苍凉(节选)
文\鲍昆 批评家
……
张辉在面对这些充满了历史意涵的石雕群时,显然必须调动自己的感知能力来捕捉它们内在的魂魄,并在影像中显影出一千多年前那段恢弘强悍的岁月感。这无疑是一个挑战。好在张辉就是生长在那块土地上的人,就像许多陕西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对那块土地上自秦以来的历史了然于胸,念兹在兹。张辉用自己掌握的影像技术来对这些经过了一千多年风雨打磨过的石雕进行感受和诠释。
张辉首先用摄影最为重要手段——光线,对这些充满表情的石雕进行“雕塑”。石雕们都在荒野环中,在日常的阳光环境中,强大的日光,让一切都平庸化了。张辉对抗阳光的手段是用高指数的大功率闪光灯来制造非日常的效果,以求制造一个超越现实的时空效果。张辉有时用逆向的强光来照射雕像,结果光线方向的冲突产生了奇幻的舞台戏剧效果,而这种舞台式的效果,反而让影像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即历史的戏剧性。这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结果,可以将阅读影像的观者导入到深一层的解读。大功率的光线还在光比上造成原来明亮的天空呈现昏暗的效果,这也是一种高明的处理手段,既突出了雕像在视觉上的冲击感,更用昏暗暗喻了历史的吊诡无常。张辉在构图上也非常懂得对象与背景的视觉力学隐喻关系。在对一些石雕与环境、天空的比例关系处理上,他突出了天空,用大比例的天空和空中的云雾、太阳来反衬石雕们的弱小。这种空寂化的处理,正是在表达:时光荏苒,白云苍狗;岁月匆匆,白驹过隙。在永恒前行的时光中,王侯将相终归只是个故事。
为了加强对于历史的视觉咏叹,张辉借用了早期摄影工艺的蓝晒和蛋白印相技术来渲染这一意向。蓝晒和蛋白印相的斑驳感和略带晦暗的色调,都强化了他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
2016/10/30
传统也是时尚(节选)
文\胡武功 原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
在中国美术界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石鲁曾说过“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有过美院教育背景的张辉深知此语个中三昧。近年来,他结合摄影教学,钻研和启用几乎早被遗忘的传统“蓝晒”与“蛋白印相”工艺,表现残存在现代化进程严重威胁下的古典与民间文化文明,取得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从数码相机简单地再现传播到艺术地思考表现,大概是宿命巡回在艺术演替中不可避免的过程。把传统的照相工艺与没落的昔日辉煌遗存相结合,不仅仅是在探寻一种新鲜的视觉语言,更重要的在于表现主体心中固有的民族自豪、文化自信以及更多的忧郁、伤感和幽怨。传统就是时尚!这是一种艺术追求,也是一种艺术境界。没有传统的“艺术”就像没有根基的建筑,难以持久。与此同时,“一手伸向生活”,因为没有生活的艺术,就像海市蜃楼,终究虚无缥缈。
在张辉的作品中,没有孤立的就事论事。他拍摄的帝陵石雕,不回避当下的新建,钢铁栅栏以及农作物;他拍的社火,忘不了民居、麦场、甚至蛛网般的电线。加上人工光源恰到好处的运用,致使无论传统的石雕、社火还是现代化的电杆、篮球架、水泥墙等等这些反差强烈,互不相容的对象和谐包容,使已经符号化的物象,统统转化为作者的创作心像,最终物化为艺术影像。
张辉的作品,以富有个性化的摄影本体语言,激活了早已死去的历史遗存,唤醒了正在昏迷的现实。使本不相干的传统与现实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新鲜的艺术时空,它间离现实,表现现实。给人一种看山不仅是山,看水不仅是水的感受,这决不是人人都是摄影家的群众摄影运动所能做到的。在当下全民玩相机的时代,五彩缤纷的照片像塑料袋一样遍地污染的情景下,实践和倡导一下深入传统和直面生活,不仅是对摄影艺术的挽留,更是对艺术家的自救。
总之,没有传统、不结合现实的艺术是没有灵魂的。就像色彩绚丽的塑料花,缺的是生命力。张辉充分利用在美院学习时掌握的传统技艺和对生活的敬畏,对人性的探求,立足广袤厚重的黄土地,认真做着自己的独立艺术。并且把自己的追求带进教学工作中,培养出一批批有建树的青年学子,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2013年8月20日
  • 许欲晓

许欲晓简介

许欲晓,1970年5月出生。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西安美术学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陕西省欧美留学会苏分会副会长。
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2002年国家公派留学于俄罗斯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2006年毕业俄罗斯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获架上绘画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曾年第十二届全国版画作品展铜奖;中国共产党诞辰八十周年“延安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第十一届全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三等奖;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邀请展/特别荣誉奖。
 

作品介绍

在关中这块历史的沃土上有周秦汉唐四个最强盛的封建王朝。唐十八陵清晰的屹立在这块黄土地上。唐陵的雄伟气魄和感人气势让我捕捉到了荒野的美,有种重回荒野的冲动。在“荒野呼唤”的情感驱使下我创作了多张“荒野中的唐十八陵”系列作品。这些作品运用了水油分离方法和花草实物拼贴完成。将自然界的花草直接运用到画面当中体现出荒野审美。唐陵与荒野审美的结合,在民族层面上构建了对民族文化根源的追寻,民族根性的回归。
  • 刘益春

刘益春简介

刘益春,1980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99至2003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2003年至今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版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
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陕西省版画艺委会委员;首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获得者、首批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获得者,首批陕西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植计划、首批陕西省青年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获得者,首批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
先后完成了国家级(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省级(陕西千年人文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市级(“百年历程 西安记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十七、十九、二十、二十一届全国版画展,获第十九届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奖,第六届学院之光金奖,第二届全国丝网版画展优秀奖。出版《中国美术大事记•刘益春2010艺术创作状态》《从版画出发》等专著。
作品北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浙江美术馆、贵阳美术馆、黑龙江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联合艺术中心、德国本特拉格版画工作室等收藏。
 

作品介绍

唐代帝陵石刻群是体量巨大、数量众多、世界罕见的石刻艺术群。宋游世雄《昭陵六骏碑》及元李好文《长安图记》给了我的创作给予了极大的启示。我将留存在苍茫的关中大地上的唐代残存石刻进行大规模考察和木刻创作:用毛笔在宣纸上写生一个个在荒原间石刻,用刻刀在木板的方寸之间刻印一个个顶天立地的石刻。用手段的转换、材质转换、比例转换,来体会唐代唐代石刻的雄浑、凝练、博大。“所有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这是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王羲之的修禊(xì)事也的心境,正好印证了我的创作状态。
唐代石刻1000多年来在今天的现实,或残、或损,或毁、或灭,或盗、或埋,或移、或倒……时而模糊又时而清晰……,这是经过1114——1403年的岁月的洗礼,雄浑凝练而博大,是超越现实的大地装置。喜欢荒野中的石刻,而不是公园中的、景观式的石刻。我听着荒野外的风声,画着与守卫千年、凝视千年的石人、石狮,是为了纯粹地记录这一刻,通过观察表现风化后的石刻形态,表现时间、空间的变迁。“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最近几年这个历史的自然的现实被人为打破,石刻被挖出、扶正,所以这一刻显得尤为重要。
《唐帝陵石刻残存图》从题材和方式看,并不是我创作主线的延续;在主流艺术创作样式中,他既不像现代艺术一样表现思想、个性;或许在艺术家眼里,这不是“创作”。
《全唐帝陵石刻残存图》,总共20幅(关中十八个帝陵,顺陵及洛阳恭陵两个“号墓为陵”的陵),这里完成的5幅,是这样一个长期创作的一部分。在持续的唐帝陵石刻创作中,我看见石刻的超现实力量,并且通过反复研究、写生、木刻这些石刻,我还能大致推断出缺失石刻的尺度、造型。这也是我创作《唐帝陵石刻图》的强大驱动力。
  • 邓海

邓海简介

邓海,生于1958年6月,大专学历,陕西省兴平市人、自由职业摄影师。从事摄影30多年,擅长民俗题材摄影创作,作品先后在《摄影世界》、《大众摄影》、《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等报刊发表,在省市及全国摄影比赛中270多次获奖。
 

作品介绍

在中国陕西关中地区,蒲城县由东向西,经富平、泾阳、礼泉直至乾县共六县的渭北高原上,一字型分布排列着唐代帝王的十八座陵墓。这些陵墓前的石雕、石马、石人各不相同,它们代表着当时年代的文化,每一尊石雕背后都有一部动人的故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损毁,石雕本已沧桑的面容伤痕累累,但它们仍然忠实地守卫在唐陵前,静观风云变幻,似乎在等待有人们来关注自己往昔的辉煌。
唐代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制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汲取了前世帝陵的诸多元素,而且对后代帝陵影响深刻,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屹立千年的唐陵保留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映照着李唐社会的重大变革,极富研究价值。毋庸置疑,唐陵是唐代以后各个朝代礼仪制度的典范,也是贵族官吏乃至平民墓葬应遵循的标尺,与其他墓葬一起反映出社会的等级秩序。帝陵的排列、陵园的布置,建筑石刻的样式,以及背后的丧葬观念、习俗、礼仪、制度,甚至带有个性化的奢华与节俭,都直接影响着一个时代各类墓葬的基本面貌和演变。而高大的封土山丘,宏伟的陵园布局,屹立的石刻雕像,形成物化的礼法标示,在人们的视野和常规的祭奠活动中,无不影响着后世的生活。
欲图皇权永固,希望家族永享奢华,于是,帝王陵便成了礼仪和制度的集中体现,帝王葬身之地也被视为江山社稷的象征,皇家陵寝的风水更被认为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所以,帝陵是封建王朝兴衰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缩影。唐代帝王陵寝占地规模之大、耗费之巨,直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
因为风水因素所致,唐帝十八陵葬地往往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农业机械无法使用。所以,一千三百年来,住在唐陵脚下的农民一直面朝黄土背朝天,沿用最原始的方式从事农耕生产。尽管如此,唐陵周围的守陵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老人去世也都埋在这里,他们守望千年唐陵,祭祀逝去的祖宗。守陵人平时打扫陵墓,巡山,防止有人盗墓,在陵墓周边的沟沟坎坎种一些庄稼、蔬菜维持生活。尽管有一部分人走出山野,融入了城市,然而还有一些人仍在坚守,他们是那些逝去千年的皇帝最忠实的卫士,他们是我们时代最值得尊敬的无名英雄。
定格他们的生活,留住他们的影像,是我们摄影人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对中华文明和生动历史的忠诚守望。
  • 曹红军

曹红军简介

曹红军,1961年出生,从事业余摄影30多年,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专业委员会委员。《唐陵》在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获得评委会推荐作品。
 

作品介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先后经历289年,有21位皇帝。除两位亡国皇帝昭宗李晔和哀帝李柷分别葬于山东和河南外,其余19位全部葬于陕西。由于武则天和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因此在关中大地上有18座唐代帝陵,号称唐十八陵。唐十八陵坐落在西安渭河以北,西起乾县东到浦城延绵二百多公里,大多数以山为陵,少数是土堆陵。
《唐陵》是从14年开始拍摄,其实在这之前我并不了解唐十八陵。记得是在14年的谷雨那天在白水拍完仓颉庙会后,偶然去了唐景陵。看到神道两边耸立着的千年之久的精美石雕,当时的感受就是震撼,太震撼。从那时起就有了拍唐陵的想法。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试图以更平稳的结构来表现唐陵石雕的雄健以及历史的沧桑感。在拍摄时我注重唐代精美石雕与周边环境、气候的有机结合,追求平稳的结构,简练的视觉元素,提炼诗性的语言来实现我和唐代石人、石马穿越历史沧桑的一次次对话。
这些年来,我无数次的来往于西安和渭北,不管是夏天的高温酷暑和大雨雷电,还是冬天的寒冷风雪,越是恶劣天气越往陵上跑,只要有时间我就拿着相机去拍摄。这么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换来了我比较满意的作品
2014年起,陕西省将开始建设汉、唐帝陵群旅游专线,并计划将汉、唐帝陵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现在很多石雕都用铁栏围了起来,到处安装了摄像装置。也许再过一两年,人们就看不到我拍的照片中文物与周边自然关系的面貌了。
  • 杨杰

杨杰简介

杨杰,1982年10月生于陕西扶风,1999年——2002年就读于陕西省艺术师范学校,2006年7月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2013年毕业西安美术学院国画花鸟系画研究生,2019年在读博士研究生。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画院青年画院、陕西青年美协会员西安画院外聘画家。
 

作品介绍

我相信石头是有灵魂的,可以记载风雨沧桑时光流转。驻守在皇陵前的石狮,于天地旷野之间孤独守望,经过时间风雨的沉淀,愈发厚重沉着,雄浑坚毅,有着慑人的震撼。“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笔墨钝拙,惟愿能将其空灵悲壮述于纸上。
迷恋上走陵断断续续走遍了唐陵的角落也开启了《唐陵》系列的创作。对于唐陵的感受是整体的,除了陵墓、还有石刻、甚至陵山的荒草和酸枣树,“那些荒草特别好看,冬天风很大,可那是特别安静的美。”这些千年之后还存在的野外艺术,除了历史的苍凉感还有生命感,给了更多的“心灵上的安抚”。最开始画唐陵,“尽量以客观原形为主再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更充分的表现出来”,也会用一些综合材料,比如色粉或者矿物色、砂岩等,后来慢慢用单纯的水墨。最开始初也尝试植入观念,想表达“对历史的一种深思”。我们离历史如此之近,它却很遥远,也许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渐渐地想抽调这些观念,纯表现它的艺术性。
国家艺术基金理工大艺设陕西文保院
联系我们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影像动画系
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58号




TEL:(029)-82066406
E-mail: 272098872@qq.com


    技术支持
  • 西安旆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慕光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鸣谢
  • 西安碑林博物馆
  • 乾陵博物馆
  • 昭陵博物馆
  • 唐桥陵文物管理所
  • 唐泰陵文物管理所
  • 唐建陵文物管理所
  • 唐献陵文物管理所
  • 唐顺陵文物管理所
  • 唐贞陵文物管理所
  • 唐崇陵文物管理所
  • 唐景陵文物管理所
  • 唐元陵文物管理所
  • 唐定陵文物管理所
已有5900628位访客浏览此网页
版权所有: 西安理工大学 陕ICP备05001616号-1